用靈魂感悟設計 · 用設計創(chuàng)造價值
WITH SOUL FEELING DESIGN WITH DESIGN TO CREATE VALUE
您當前位置:  設計中國    ⁄    建筑設計    ⁄ 資訊內容

新加坡最高的政府辦公大樓,暨新國家法院大樓項目

作者:admin      來源:互聯網      發(fā)布時間: 2021/7/5 15:40:51     瀏覽:
樓高178米的新國家法院大樓是新加坡迄今國內最高的政府辦公樓,也是世界上最高的法院建筑之一。

  新加坡國家法院

  樓高178米的新國家法院大樓是新加坡迄今國內最高的政府辦公樓,也是世界上最高的法院建筑之一。

  新國家法院大樓共有35層,由“法院大樓”和“辦公大樓”兩座大廈組成,并由39座空中連廊相連。

  現代化的法院大樓設有53個法庭和54間聽證室。

  與傳統高層建筑玻璃幕墻外立面不同,法院大樓的外立面由一系列層間距不同的園景露臺構成,并將法庭建設在露臺上,以實現綠色低碳的建筑理念。

  法庭外墻是由著色和染色的預制拼合板組成,其色澤與材質觸感與鄰近的唐人街(街名:牛車水)區(qū)域房屋屋頂的顏色和紋理相仿。

  新國家法院大樓是一棟綠色低碳可持續(xù)的建筑,其設計中融入了創(chuàng)新的綠色建筑方案,如:太陽能儲電板和冷凝水回收系統。

  2018年,新國家法院大樓獲得了新加坡建屋發(fā)展局(BCA)綠建白金獎。

  新加坡新國家法院大樓位于合樂廣場1號,目前已全面投入使用,它也是迄今為止新加坡最高的政府辦公大樓。新的國家法院大樓是由新加坡CPG咨詢私人有限公司與Serie+ Multiply設計事務所聯合設計完成。

  新國家法院大樓的設計采用兩種建筑策略,讓大樓充分體現開放且醒目的效果。策略一,整棟建筑由兩座細長的高樓組成,由連廊相連。大樓前方是法庭,后方則設有法官的聽證室和職員辦公室。這樣的建筑設計不僅讓陽光直透大樓內部,還能確保法官、在押人員和公眾在行動路線上的自然分割和有效流動。

  策略二,將各個法庭視為箱型獨立單元,根據大小放置到幾個大型寬闊的“建筑托盤”上。這些 “托盤” 不僅可以容納不同高度、不同面積的法庭,而且還是完全開放性的活動空間。大樓用“建筑托盤”代替了傳統外立面玻璃幕墻,并將每層 “建筑托盤”打造成郁郁蔥蔥的花園露臺,既能遮陽擋雨,還可以讓人俯瞰整座城市。此設計效果讓法院大樓顯得明亮、寬闊并流露出一種人與自然的親切感。

  插圖由新加坡CPG咨詢私人有限公司提供

  各個法庭由高5至12米的有色預制拼合板組成,其靈感源自隔鄰歷史悠久的唐人街(街名: 牛車水)區(qū)域房屋屋頂瓦片的顏色和紋理。這個設計的用意是為了將附近區(qū)域的兩種典型建筑形式——即高樓大廈和周圍房屋融為一體,以便讓新法院建筑既有熟悉感又兼具新鮮感。

  法院大樓陶土外墻與唐人街(街名:牛車水)店商區(qū)樓頂的陶土屋瓦交相輝映

  該建筑是一棟外型纖細優(yōu)雅的平板大樓,外墻的特點是一幅不規(guī)則的網格。在垂直方向上,網格在核心筒處表現為收縮,在中間需要采光和打開視野的地方表現為擴張。水平網格的伸縮能將視線引到建筑之外,向天際延伸,從而營造出簡潔、絕對形式以及活潑俏皮的節(jié)奏感。

  構成法庭外墻的有色預制拼合板靈感源自于周邊的陶土屋瓦

  新國家法院大樓設有入口檐篷,將大樓與周圍空間銜接起來,并給大樓創(chuàng)造了兩個入口——合樂廣場入口處和克羅什街上段入口處。

  新加坡CPG咨詢有限公司首席建筑師兼高級副總裁吳高凌在描述法院規(guī)劃的復雜性時說道:“CPG設計和建造了新加坡目前多座的法院建筑,如:最高法院和家事司法法院。我們對新加坡法院樓群設計和規(guī)劃的熟悉度,讓我們充分掌握本地首座高層法院樓群的程序化空間、運營和安全要求的能力。我們對這個項目的目標,就是確保在三個主要用戶群體,即法官、在押人員和公眾,在使用這個空間時實現自然分割和有效流動?!?/p>

  國家法院大樓外立面

  新國家法院大樓的占地小,這意味著相較于更常見的水平布局,法院大樓設計必須作垂直規(guī)劃。這是一項挑戰(zhàn),因設計師必須將53個法庭和54個聽證室進行精細的規(guī)劃和堆疊,以確保法院的各項運作絕不受阻。這項設計的結果之一就是“垂直堆疊”讓運作程序和人的流動變得更加自然,公眾在大廈群內穿梭尋路更通暢無阻。

  作為一個現代化和智能化的建筑,樓群間設有各種智能建筑設施,例如:面容識別、與保安相關的建筑管理流程、機械電氣系統的自動化等;還有大樓其他IT或基于互聯網的服務,包括視頻會議設施和互動式自助服務亭。作為現代化的法院,大樓也采用了通用的人性化設計方案,以方便法官、在押人員和公眾的使用。例如:在所有法庭內為出席者提供助聽系統,方便公眾在樓群內尋找方向的手機應用程序、兒童看護設施等。

  有關國家法院大樓的主要設計概念

  (1) 垂直堆疊與循環(huán)

  (一) 按程序設計的堆疊結構

  兩座大樓的簡化設計為法院內部提供更簡易明確的組織構圖。所有主要法院審訊功能的單位都設在 “法院大樓” 內,這包括法庭、證人室、候審室、法院職員室、展覽廳及公共等候處等;而輔助支持類的單位如法官的聽證室等則設在 “辦公大樓” 內。

  插圖由新加坡CPG咨詢私人有限公司提供

  (二)“建筑托盤”的類別

  每一層“建筑托盤”都有不同數量和組合的“箱型法庭”?!敖ㄖ斜P”主要設有兩種高度——雙容量與單容量——以適合不同大小法庭的需要。由于高度與法庭數量的不同,各層園景露臺的設計也各有千秋。所有托盤均不設外部玻璃幕墻。

  插圖由新加坡CPG咨詢私人有限公司提供

  (2) 陶土磚的設計體現

  法庭的設計充滿現代風格。開放式框架設計恰當地反映了司法系統的透明度和公正性。為了與周圍深淺相間的店屋陶土磚瓦屋頂相呼應,法庭外墻采用了以毗鄰歷史悠久的唐人街(街名:牛車水)區(qū)域房屋屋頂瓦片的顏色與紋理為靈感、高5至12米的有色預制拼合板。

  構成法庭外墻的有色預制拼合板靈感源自于周邊的陶土屋瓦

  (3) 現代化、智能化法庭的設計思路

  新國家法院大樓以其功能性空間布局、富現代感室內設計概念和智能科技,為現代法庭設定新典范。

  具高功能性的典型法庭布局,將有助于提供公眾、法官、法庭職員、律師、在押人員、媒體代表與法庭記錄員行動上的隔離。

  各法庭的格局也循用大樓的格局理念,根據3個主要用戶進行區(qū)域分隔,并為此提供3種隔離化的基本行程——法官、在押人員和公眾。

  插圖由新加坡CPG咨詢私人有限公司提供

  插圖由新加坡CPG咨詢私人有限公司提供

  國家法院大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