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靈魂感悟設計 · 用設計創(chuàng)造價值
WITH SOUL FEELING DESIGN WITH DESIGN TO CREATE VALUE
您當前位置:  設計中國    ⁄    人物訪談    ⁄ 資訊內容

業(yè)之峰宋世偉:設計要以人為本

作者:admin      來源:互聯(lián)網(wǎng)      發(fā)布時間: 2015/12/8 13:47:54     瀏覽:
2015年11月,中國室內設計最權威的獎項之一--第六屆筑巢獎頒獎盛典在北京清華大學新清華學堂盛大舉行。來自全國各地的萬余套作品經(jīng)過激烈的競逐,最終有60套作品勝出,獲得了本屆筑巢獎金獎。

  2015年11月,中國室內設計最權威的獎項之一--第六屆筑巢獎頒獎盛典在北京清華大學新清華學堂盛大舉行。來自全國各地的萬余套作品經(jīng)過激烈的競逐,最終有60套作品勝出,獲得了本屆筑巢獎金獎。

  其中,北京業(yè)之峰裝飾公司匯巢別墅設計機構首席設計師宋世偉憑借一套別墅裝修作品,榮獲本屆筑巢獎住宅空間類提名獎。談到此次獲獎,宋世偉老師更多的是思考如何更好的將用戶與設計進行統(tǒng)一,宋老師說:“設計要以人為本,設計師要把生活和情調融入到設計中。在我的設計生涯中,我一直堅持這個理念?!?/p>

  從業(yè)十余年,設計師宋世偉老師一直以人為本的設計理念,并用眾多優(yōu)秀作品詮釋了用戶至上的原則,讓我們來走近這位兢兢業(yè)業(yè)的設計師--宋世偉。

  設計師要把生活和情調融入到設計中

  記者:宋老師您好,非常感謝您今天能接受采訪。首先恭喜您獲得筑巢獎。了解到您已經(jīng)從事了多年的室內設計行業(yè),那請問您當初為什么會選擇從事室內設計這個行業(yè)?

  宋世偉:我比較喜歡自由、創(chuàng)造感強的工作。并且我學的是設計專業(yè),所以在從業(yè)的時候選擇了這個行業(yè),一直到現(xiàn)在我都十分喜歡這個行業(yè)。

  記者:在您的從業(yè)經(jīng)歷中,您堅持的設計理念和風格是什么?

  宋世偉:我一直崇尚的設計理念是:首先設計要以人為本;其次設計師要把生活和情調融入到設計中。在我的設計生涯中,我一直堅持這個理念。

  記者:作為設計師,在設計過程中您如何平衡業(yè)主的需求和堅持自己的設計風格這兩個方面?

  宋世偉:很多同樣戶型的房子,裝完之后效果是不一樣的。比如說有的是中式的,有的是歐式的,這是因為每一個客戶對審美的要求是不一樣的。我們需要做的是把客戶選中的某一風格細化,盡可能的去結合和貼近客戶的實際生活進行設計。在這個過程中,客戶會逐漸被帶進我們的設計中,那么他強加東西進去的機會就少了,進而客戶就會跟著我們的設計思路繼續(xù)走下去。

  筑巢獎讓設計師更加關注傳統(tǒng)文化

  記者:您今年獲得了筑巢獎,請您給我們介紹一下您今年的獲獎作品。

  宋世偉:今年參選的作品戶型比較有挑戰(zhàn)性,有挑戰(zhàn)性的戶型對于我來說挑戰(zhàn)感也更強。這套作品的最大的亮點是結構改建做的比較大膽。這個房子房齡有二十年了,戶型比較老,并且有很多斜坡和拐角的地方,這些特點就要求我在設計過程中應用自己的專業(yè)知識去美化和細化。我在做整個設計時,整體風格以業(yè)主的想法為主,但我會順著這個風格去細化,真正把設計做到“潤物細無聲”,這也是我作品的一大亮點。

  記者:今年筑巢獎的主題是“溯源文化,筑巢傳承”,您如何理解這個主題?

  宋世偉:在近幾年的設計界,越優(yōu)秀的設計師越在談中國傳統(tǒng)文化的回歸。我們已經(jīng)開始思考,中國的設計師追逐國外潮流還是做我們民族文化性的。所以,設計師們在不斷的追求回歸傳統(tǒng)文化,不斷的挖掘和創(chuàng)新中華文化,并且把這些理念源源不斷的傳遞給客戶。通過設計把中國的傳統(tǒng)文化傳遞給客戶,讓傳統(tǒng)文化真正滲透到客戶的生活中,對傳統(tǒng)文化的發(fā)揚一定會起到非常重要的作用。

  記者:您對未來筑巢獎的發(fā)展有什么建議?

  宋世偉:筑巢獎是目前國內最大、也是最權威的設計大賽。參賽的作品非常多,所以筑巢獎的含金量是很高的。但是我認為這個大賽在對于浩如煙海的作品的評比方面,還略有欠缺。真正的設計師圈子對于大賽作品評判的參與度不是特別高。如何讓參賽者走進大賽的評審環(huán)節(jié),如何讓大賽的舉辦更加透明和公正,我認為應該是筑巢獎接下來最需要完善的方面。

  記者:您覺得中國設計總體上有哪些亮點,我們的設計師是否已經(jīng)能夠和國際設計界大師競爭?

  宋世偉:這個問題要分開看。首先,中國人的生活方式跟歐美人的生活方式是不一樣的,這個不同造就了家居布局的區(qū)別;其次,中外文化背景不一樣,歐洲用戶喜歡恢弘大氣的空間,中國人更講究聚氣和舒服。這些區(qū)別造就了我們的設計格調跟外來文化的設計格調不一樣。我們現(xiàn)在所做的設計,是在慢慢的回歸,慢慢的去做我們中國人自己的設計。

  我們的設計同外來文化的設計有本質上的區(qū)別,所以不能以簡單的好壞去蓋棺定論。國內有非常多優(yōu)秀設計師的室內設計作品,但我們參加的國際大賽評委大多是外國人,以外國人的眼光去看待中國的作品勢必會造成偏差,這就造成很多國內設計師參賽的優(yōu)秀作品無法獲獎。

  好的設計能夠創(chuàng)造美好生活

  記者:您覺得什么樣的室內設計才算是好的設計作品,評判的標準是什么?

  宋世偉:我個人認為,好的設計作品要源于生活,對每個人的未來生活,特別是使用者的未來生活有一個預判,能把美好的生活傳遞給他,這是我認為的好作品。至于說形式上的東西,并不是最重要的。

  記者:您覺得未來室內設計怎么樣發(fā)展才能更加貼合不斷改變的現(xiàn)代生活方式?

  宋世偉:業(yè)界一直在提一個概念:中國人的生活方式。中國人的生活方式跟國外人的生活方式,是有區(qū)別的,比如說中國人用的油煙機,它的吸油煙的功率比較大,外國人用的可能就比較小。中國人的生活方式如何進步,如何把美好的生活通過設計傳遞給用戶,這是設計者應該注重的。但是我們現(xiàn)在,包括這次參賽的很多作品,大多是局限于形式。也就是看起來很漂亮,線條感也很足,但是沒有反映出生活方式來。

  記者:您說的這種以人為本的設計理念,是不是需要設計師自身通過實踐、沉淀,才能達到?

  宋世偉:很多客戶在發(fā)表自己看法的時候,都會說我喜歡什么格調或者風格。但在風格細化的時候就不懂了,設計師要做的就是以客戶的想法為基礎,把風格細化。再比如客戶家居住的人群是不一樣的,年齡段也是不一樣的,我們把這些人群和年齡段的需求特質融入到設計中,把設計中的點點滴滴做好,才是真正的做到了客戶需求的以人為本。

  記者:室內設計中,如何把握撞色等色彩應用與實用性的平衡?

  宋世偉:色彩應用一直是近些年來設計圈里的一個短板。實際上設計師對色彩的感覺,是強于客戶群體的。但是很多設計師會有意的避免一些色彩的運用,比如說紅色和黑色的運用,因為設計師通過自己的認知判斷這些搭配是不太適合用戶的。多數(shù)人的審美無法去接受這樣大的色彩碰撞。設計者在很多作品中,特別是這次筑巢獎的很多作品里,撞色非常多,但是這些作品得到的票數(shù)反而更少。因為評審多是是客戶群體,是使用者,他們對這些專業(yè)的設計接受度還是不高的。從這些也可以看出來,我們在色彩搭配方面還是比較薄弱的。

  設計的發(fā)展要服務于用戶生活

  記者:在家裝設計中,對未來的一些發(fā)展方向,比如說環(huán)保或者是智能家居方面您有什么樣的看法?

  宋世偉:任何一個發(fā)展方向都是為生活服務的。比如環(huán)保,環(huán)保是一個大健康的概念,我們生活的健康了,身體才會更好、心情才會更好,環(huán)保是為生活服務的;再比如智能,現(xiàn)在推出了很多智能化的服務、智能化的設計,這些產(chǎn)品確實能對我們的生活帶來很大的好處。但是我們在做這些項目的時候,要懂得符合一個地域的特點,針對這些區(qū)域安排因地制宜的設計。所有的這些,都是為了我們能夠低碳生活、健康生活、美好生活、方便生活去做的,也就是說生活永遠都是設計的一個核心。

  記者:回顧您十多年的設計行業(yè)經(jīng)歷,您覺得中國設計最大的變化是什么?

  宋世偉:多年以前,大家對設計的理解都是一個皮毛,也就是表象性、樣式性的東西很多。而現(xiàn)在,通過設計師之間廣泛的交流,大家對設計理念的解讀和理解更深了。進而開始將設計回歸生活了。所以說國內設計界的發(fā)展變化還是十分迅速的。

  記者:所以說您對咱們中國的設計充滿信心?

  宋世偉:中國的設計還是很了不起的。剛才我講了,現(xiàn)在國內一些作品在國外獲不了大獎的一個原因,其實這只是我個人理解的一個原因,肯定還會有其他的原因。當我們真正把自己的文化傳遞給世界的時候,我們的設計也就傳遞給世界了。所以用不了多長時間,您就會看到在很多的設計大賽上都會有中國的設計作品獲獎。

  記者:再次感謝宋老師接受我們的采訪,祝您以后設計出越來越好的作品。

  宋世偉:謝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