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靈魂感悟設計 · 用設計創(chuàng)造價值
WITH SOUL FEELING DESIGN WITH DESIGN TO CREATE VALUE
您當前位置:  設計中國    ⁄    小家電資訊    ⁄ 資訊內容

小家電維修難制約行業(yè)發(fā)展 智能化或助力產業(yè)升級

作者:admin      來源:互聯(lián)網(wǎng)      發(fā)布時間: 2016/10/22 10:29:19     瀏覽:
小家電行業(yè)品類多、更新快,質檢的速度常常無法緊跟產品的上市腳步。由于小家電本身技術限制較小,新產品的研發(fā)速度遠高于大家電行業(yè),產品更新速度快,售后維修跟進速度慢。

  電吹風、加濕器、電磁爐……市民家中的小家電也越來越多,但小家電的快速增長也帶來了維修難等問題。小家電由于種類繁多、配件難找等原因,導致了維修難且貴。特別是從小商店里購買的雜牌小家電,由于沒有商家和廠家的維修保證,出故障后大多成為“棄兒”。

  小家電行業(yè)品類多、更新快,質檢的速度常常無法緊跟產品的上市腳步。由于小家電本身技術限制較小,新產品的研發(fā)速度遠高于大家電行業(yè),產品更新速度快,售后維修跟進速度慢。以“空凈產品”為例,目前在空凈產品的需求量方面,中國市場已經超過亞洲其他各國,這也帶動了空氣凈化器、凈水器、掃地機、吸塵器、足浴盆等小家電大量上市。而“防霾自強不吸”“養(yǎng)生,健身”等熱門話題,更是讓小家電的種類愈發(fā)繁多,質量把關更是難上加難。

  小家電維修難制約行業(yè)發(fā)展

  小家電種類繁多、更新創(chuàng)新品種都很多,目前,國、內外很多小家電產品并沒有國家標準,這就造成了質量無法保證。國內的小家電如果沒有指定維修點,也不難維修,但是如果是購買的海外小家電產品,維修起來讓人頭疼。如前幾年國人出國旅行從國外爆買電飯煲、智能馬桶蓋等產品,它們發(fā)生問題后,售后難找和維修費用高讓很多消費者甚至放棄維修,吐槽不靠譜。

  由于沒有相關標準限制,小家電的入市門檻較低。相較大型家電企業(yè)在資金實力、技術實力上對制造商的嚴格要求,小家電生產基本在此方面的投入要少很多,這也讓更多的小廠商得以參與其中。但部分小廠生產的小家電產品質量難以保證。相較于大品牌,小廠商的產品在生產線、工藝流程各個方面的不足,很可能會造成品質上的差別。

  目前,正在使用的小家電強制性標準僅包含安全標準、食品接觸材料安全標準和能效限定值及能效等級標準。但這其中只有3C認證和能效標識是國家要求的通過認證中心檢驗進行的貼標工作,其他的標簽一般只需要廠商自行檢查即可貼標。如果廠商們不自覺性,甚至以自貼的標簽為噱頭來引導消費者購買,那么,這類產品或許會為用戶帶來不便。

  小家電的售后難題比較普遍。之所以產生這個局面,既有廠商的原因,也有來自消費者的無奈。一方面,讓很多小家電生產廠商建立一個全國的維修網(wǎng)絡,這并不現(xiàn)實。由于小家電的多樣性也導致很多維修點找不到相對應的零件可換。另外,小家電維修的利潤也遠遠低于大家電,這也導致會修小家電的師傅很稀缺。

  此外,小家電售后滯后也給消費者維權帶來困難。不少消費者因怕麻煩、維權難等因素影響,在小家電壞了之后如果能維修就維修,不能維修就扔掉產品。這在一定程度上來說也縱容了那些質量不過關的企業(yè)。在售后維修上的種種原因導致了小家電市場升級難,如果企業(yè)能夠嚴把質量關,那么小家電產業(yè)升級也就不再是夢想。

  家用電器產品的質量問題直接關系到消費者的人身和財產安全,廠商們必須要做好品控、扶優(yōu)汰劣,才能升級消費,這一點應該成為小家電企業(yè)和銷售平臺的共同認識。

  相關業(yè)內人士分析表示,目前,我國小家電行業(yè)呈現(xiàn)出低質形態(tài)。行業(yè)標準不完善,這拉低了入門門檻,消費者如果遭遇售后問題大多無處維權。隨著監(jiān)管部門和電商平臺對產品質量的重視,這種局面將得以改善,但效果并不明顯。廠商想要獲得市場、穩(wěn)固品牌,就需自發(fā)的對“高返修”問題提高重視,主動改變粗放生產模式、做好產品質量把控。在智慧城市的大背景下,提前布局智能家電的研發(fā),在新的消費增長點上占領先機。

  小家電智能化或助力產業(yè)升級

  進入智能化時代后,小家電的售后維修問題變得更加復雜。一些標榜智能的小家電,常通可通過APP與智能手機進行互動操作,或通過紅外線遙控操作,而一旦應用或網(wǎng)絡信號出現(xiàn)問題,小家電則可能出現(xiàn)失控、不方便啟動等狀況。

  軟件失靈不同于硬件,硬件壞了可以找相同類型的材質頂替,即使質量標準與原有的有差別。而軟件或系統(tǒng)恢復并沒有我們想象中那么簡單。目前,一些廠商為爭奪移動互聯(lián)網(wǎng)入口,它們開發(fā)的基于硬件的應用系統(tǒng)多不兼容,沒有統(tǒng)一的接入標準,一旦家電軟件出現(xiàn)問題,多只能去原生產商處維修。

  但是,并不是所有的小家電生產商都有能力在主要銷售地點進行售后布局。即使有能力的廠商也不能保證售后維修點能夠覆蓋所有銷售區(qū)域。

  業(yè)內人士表示,小家電智能化、個性化、時尚的趨勢會越來越明顯,期待這些產品真正進入大眾的生活中。